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

[閱讀筆記] 「乖」才好,還是「不乖」才好? ---不乖@侯文詠







二十年後,你會懊悔更多的是那些現在沒做,
而不是真的做了的事。所以,拋開繩結,駛離安全的港灣。
掌握好你的風向,
勇敢地探險,夢想,發現吧。

-----馬克‧吐溫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之一       不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不乖─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》.gif


首先,要先定義乖。


[乖]:孩子懂得道理而不淘氣。換句話,[乖]指的是順服。
然這孩子懂得的[道理]到底對不對,有沒有道理。
[乖]與[不乖]的差別不是[對的機率]大小的問題,而是對知識學習與掌握的層次問題。
唯有自己思考過,才可能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有更深刻的認知。


其次,不乖,不是"不對"。
[不乖]指的應該是一種反對[不加思考就聽話,順從]的態度。重點不是[聽不聽話],而是事情有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與價值判斷。如果經過自己的思考與價值判斷之後,是好的、對的事,當然要義無反顧去作。反之,就要有勇氣戒除、拒絕。

我們常會將一些不對的事情冠上不乖的帽子。
如,難道你去作殺人、搶劫、打架等事情,這樣也可以嗎?
侯文詠的回答是:這些事不對,而不是不乖。
之所以會有這些不對的行為,主要的原因是過去在面對許多人生抉擇時,沒有嘗試、思考,甚至更深刻認知的機會,以至於在沒有任何經驗參考值得前提下就[誤入歧途],走上了錯誤的道路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蜜糖寶貝,從小就是個[不乖]的小孩。

因為蜜糖寶貝的功課總是名列前茅,表現也都十分優異。
可是,對大人們來說,我就是不太乖,有自己的想法,很難控制。
[為什麼]老是掛在嘴上。(老實說,長大後,我也想過,如果我遇到像我這種小孩,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應付?)

從小我就愛閱讀,什麼書都看,周末總是待在國語日報一整天,看書。

大人們一方面覺得我很優秀(是因為功課好,又是當幹部,又是各種比賽常勝軍!),
另一方面又覺得我不乖,很難搞,太有自己的想法,不願意乖乖聽從大人們的話,總是有一堆為什麼。

拿我沒辦法。

我又是喜歡挑戰威權的人。
見不公不義的事情,肯定是要發聲。
見到學校有人欺負弱勢,我也不管我是女生,他的身高體重年齡大我多少。
我就是發聲制止,然後反擊。(老媽說我討皮痛~)

不過,作為一個師長眼中的好學生,總是有一點好處。
就是,你不乖的時候,師長們總會特別寬容你(就是差別待遇拉!)。



慢慢的,長大,
許多的衝突矛盾依然存在
又加上更多的新的衝突與矛盾產生
蜜糖寶貝,總是困惑

於是乎,當我看到侯文詠的書時,我就深深愛上他了。
從頑皮故事集、親愛的老婆,到現在的專職寫作人。

看他的書,讓我心中那片模糊玻璃的某部分,擦拭乾淨。
讓我陰鬱不明的前方,露出微光,讓我可以不那麼徬徨,
對於未來,雖然不明,可總也有著那麼一絲希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