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

[閱讀筆記]「成功」好,還是「失敗」好?---不乖@侯文詠

《不乖─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》.gif



佛經裡有一個寓言,
故事說:一個死了孩子的女人,哭著來找釋迦牟尼佛,拜託祂能施展法力,讓孩子復活。

釋迦牟尼佛微笑著對她說:「你去城裡,找一個 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,跟他們要一些芥菜子,帶來給我。」
 女人走遍城裡的人家,但是沒有一個家裡沒有死過人。
到了晚上,女人回去見釋迦牟尼佛,佛問她:「妳找到芥菜子嗎?」
 女人終於覺悟:原來人皆有死的。







「成功」 與「失敗」都是人生之無可避免,何不換個態度,想辦法給自己找到一種面對成功
 、失敗都能坦然的態度呢。

 生命無非只是不斷地選擇的過程,失敗的遺憾是錯過了成功,但成功的遺憾卻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更多的什麼。

儘管我們追求的是「成功」,但真正刺激、提升我們的,卻是「失敗」。

找到一個態度,學會和生命中必然的「失敗」相處其實是很重要的。

達賴喇嘛回顧他從西藏逃亡出來的過程時,曾經表示:儘管當時心裡有許多的不願意,可是她並不知道,正因為這樣的挫折,他才有機會把佛教的信仰和哲學傳佈到全世界更多的地方去。
因此他說:「人生中最艱困的時期,便是獲得真正體悟和內在力量的最好機會。如果你的生命一帆風順,你可能會變得軟弱。只有在經歷最悲劇性的環境中,你才能激發出真正的力量。」

「你會不會覺得我的人生失敗了?」

莎士比亞說
凡是過去,皆為序章。

傻瓜,只要繼續堅持走下去,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,對任何人來說:人生都才正要開始而已呢.................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以上,是從侯文詠[不乖]書中摘錄出來的。

「你會不會覺得我的人生失敗了?」
當我看到侯文詠面對他兒子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時的反應跟回答。突然有很深的感觸。(看完他對他兒子的回應之後,淚水竟然從我眼眶落下,而不自知。)

我們常常活在很多人的讚美與肯定中。
我們總是需要藉由別人的讚美與肯定,才能真的肯定自己?
我們總是活在人們的表面的真相。
我們人生的一大目標,是【看起來很好】。住在一間豪華的房子;做一份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;開一輛BMW跑車;穿名牌西裝;擁有Mont Blanc筆或勞力士錶等[成功配件],象徵著你的身分地位。

事實上,這樣的看起來很好,反而可能是成功的一大障礙。
因為他們通常對挫敗、挑戰的挫折容忍度也很低。他們不展露脆弱的一面,不想為成功焦慮不安,不想承擔失敗的風險,也不想坦誠相告。其實他們很怕犯錯,不敢冒險。

他人的讚美與肯定未必是真的,或適合你的。
世界上的價值觀,非一言以蔽之,也非殊途同歸,沒有依定的準則可行。


很多時候,沒有對與錯,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。

真正的成功,是找到自己百分之百相信的事,且願意付出全心全意來做這件事,並承擔風險。真正的智慧,是知道在任何情況、任何失敗、任何衝突之下,都必須付出全心全意,才能披荊斬棘,開拓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。你必須敞開心胸,給人際關係最好的機會;你必須發自內心工作,才能達成個人最佳狀態;你必須聽從自己的心,才能過出淋漓盡致的生活。本質上,沒有用心生活,是一個人所能承擔的最大風險。

這道理很簡單,卻很難執行。
要跳出眾人的眼光生活,真的很難。尤其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裡。

可是,我們有沒有想過,別人所定義的成功,是真的成功嗎?
我們天生而來有不同的天賦,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成功也是全然不同的。
唯有我們能自己好好的發揮自己的天賦,用心生活。
就值得來人間這麼一遭!

我們要自己定義自己的成功與失敗,而非他人。
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生活阿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